网站导航

公司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公司新闻
如果您身边有听力障碍的人士朋友,和他们沟通时您应该注意什么?
时间:2021-10-12 21:20:02 点击次数:314

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,中国约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士(双耳中差耳的平均听损超过41分贝),人数位居五大残疾之首,是世界上听障人数最多的国家。而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大约为1-3/1000,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,这个比率还在增加。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,据相关统计,65岁以上老人中,每3位中就有1位为老年性听力损失,而人数还在不断增长!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听力损失人士,那与他们沟通时,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?

如果TA已经佩戴了助听设备

第一、根据佩戴者的适应周期来调整沟通方式

不管是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,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个新朋友。在不同的适应期,佩戴者的听声感受都是不一样的,因此我们在与TA们沟通时,要根据不同的适应期来调整自己的说话和沟通方式。


第二、对助听设备有正确的认知

助听器和人工耳蜗都是一个辅助听力的设备,它并不能代替我们的人耳。因此我们不能认为戴了助听设备之后,我们的家人、朋友就可以和听力正常的人一样。事实上,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能补偿到一定的程度,可以帮助听力受损的人更好的沟通,更好的听声。但是听的效果与其自身听力情况、沟通的环境、助听器的降噪能力等等都有关系,因此我们在和佩戴助听设备的家人,朋友,同学 ,同事等身边的人沟通时,还是需要注意沟通的方式、方法等。


对于佩戴助听器的用户,通常这个适应期需要4周,也就是大概一个月的时间。在这一个月里,我们在不同的时期和佩戴助听器人士沟通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在前面的1-2周,语速需要放慢,待适应了之后,可以慢慢恢复成平时沟通的语速。同时,应尽可能地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,以便让佩戴助听器人士更好的适应助听器,增加佩戴的信心。


而对于植入人工耳蜗的用户来说,适应期的时候相对会更长些,通常这个时间需要1个月,半年,有些用户甚至会要1年。这与佩戴者本身的听力情况有很大的关系,一般来说听力干预越早,其适应和康复的时间就会越短。同样的,与人工耳蜗用户在初期沟通时,语速要慢,发音要准确,适当重复要说的话,让TA能更好的适应耳蜗。


如果TA还没做干预


如果你身边有听力损失人士,但TA还未做任何干预,首先,我们建议TA及时干预,因为干预时间与干预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。不管是对儿童,成人还是老人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,不仅仅是在说话,沟通,生活上,甚至还有学习,心理,安全上等。具体可点击下方图片了解阅读。


在与未干预的听力损失人士沟通时,我们应注意观察TA的沟通方式。是听力损失较轻的口语交流,还是听力损失有点严重的口语加唇语,或者是听力损失最重的唇语、手语或者文字交流。根据TA的交流方式实时做调整,以让TA能准确理解我们的意思。


沟通时你可以使用的一些小技巧


不管是佩戴了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,还是还没有做任何听力干预的,我们在与他们沟通时,都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,让沟通更顺畅。


01、对话主题提前告知,这样有助于听力损失人士提前了解沟通内容,在沟通时会更加容易理解对话内容,沟通更顺畅。

02、说话前先提醒TA,对于听损人士,如果没有注意到你需要和TA对话,冷不丁的冒出一句,TA可能并不能意识到。

03、陌生人说慢点,对于熟悉的人,听损人士会往往听声更容易,而对于陌生人,请尽量说慢一点,表达的更清楚一点。

04、不常用的词汇、专业词汇,还有一些网络用语,尽量说慢一点,解释的清楚一些。

05、沟通时,距离不要太远。因为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最佳聆听距离有限,如果站的远了,那效果就会受到影响。

06、沟通环境尽量选择安静的地方。不管是什么助听设备,嘈杂的环境对听力损失人士的沟通都是一种挑战,安静的环境会使沟通更轻松,顺畅。


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维持良好社会关系的桥梁,而保持顺畅沟通的基础就是良好的听力与说话能力。当我们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听力损失,应及时寻求干预。在与听力损失人士沟通时,应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,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和谐。
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18744879159

扫一扫,关注我们